学生背景简单介绍
学生姓名:D同学
学生学校背景:广州某国际高中
在校成绩:GPA3.39
其他成绩:TOEFL98,SAT1390
录取院校:UCSD
入学时间:2018年秋
办理过程
刚开始接触D同学的时候,她问的最多的就是“你能确保一定把我送出去吗?”
没错,她关心的就是能否出去,而不是能否去读某一个大学。当时我想,这一定是一个嫉妒叛逆的孩子,希望尽快离开父母的监管而后可以海阔天空。但了解下来之后发现远远不止于此。
用D同学本人的话来说,之所以选择出去留学就是为了逃避,逃避家庭逃避学校逃避现在所有的一切,她认为去了国外后就是一个新的天地,这一切就和自己无关了。初中开始D同学就强烈的和家人要求出去读高中,但最终因为年龄的问题,家人没有同意,而家人在D同学强烈的要求下最终妥协送她去了一所当地的国际学校。
但到了国际学校后却发现自己还是无法逃离家庭的一切,每次在家时父母都会毫不避讳的在她面前吵的不可开交,争吵的话题一直都是关于男孩女孩的问题。D同学爸爸和爷爷奶奶是传统的中国思想,一直都是重男轻女,在D出身后一直都希望能再生一个男孩。而妈妈则是一位女强人,是一家跨国公司华南地区的一把手,不想因为生二胎而影响了自己的事业。父母也由此感情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危机。
成长环境造成了D同学沉默寡言的性格,在学校也非常难以交到朋友,有时候觉得孤单无助了,就会疯狂的玩游戏。在家里每当父母开吵的时候她都会把自己关进房间里面带上耳机玩游戏,在学校同学们撇开她一起玩笑时她也会独自一人带上耳机玩游戏。
直到我们次沟通的时候,她说自己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想马上出去。
但我知道,这样的她即便出去了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如果我直接和她说出去将会和国内一样的话将会把她最后的希望扑灭。
于是我说:“想出去可以啊,但必须要把语言过了,校内的学习成绩也要达标,而且要多参加课外活动。”
她问:“没有更简单快捷的方式了吗?我好多朋友都直接花钱就去了,什么都不用准备,我有钱。”
“你希望你未来的情况还是和现在的情况一样的话直接花钱出去当然可以了,如果你希望未来去的地方是一个你喜欢的地方的话你就必须要按我说的来做。”
所幸的是她还对未来有一定的希望,本来我以为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来沟通的问题,她很快就接受了。这个时候她是10年级下学期,即将升入11年级,托福只有50出头,GPA更是年级倒数。在后面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她托福考到了90多分,SAT也考到了1390的分数。而且在参加课外活动的时候我发现她特别热衷于公益活动,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从那些我帮助过的人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们是我的导师,让我更清楚的知道未来的路要怎么去走,最重要的是他们使我有了继续走下去的力量”。
顾问点评
从D同学身上我看到了原生家庭的不幸对于一个未成年孩子的巨大伤害,童年的无助让D同学只能选择逃避,选择读国际班是逃避,选择出去留学是逃避,沉迷游戏也是逃避。但这样的孩子如果能有一个契机重燃对于生活及未来的热情,那么就会像Tara Westover在自传《Educated》里所描写的自己一样,最终实现破茧成蝶的蜕变。当然,D同学想要的不是和家庭的割裂,她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修补家庭的粘合剂,让自己的家庭重新变得美好。从11年级开始D同学就通过自己的行动朝着目标去努力,从开始希望通过留学来逃避到现在希望通过留学来使家庭变得完满,D同学实现了从小孩到成人的转变,同时她也从同学们眼里那个沉迷游戏的女孩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的斗士。
说实话,她能从公益中找到方向和力量是我最开始没有想到的,希望她的未来能够走得更远更顺利一些。
OFFER展示